“客户办理手机分期,逾期 3 个月不还,我能上门催收吗?会不会违法”,消费分期类债务追讨易因 “过度催收” 触碰法律红线。明确以下 3 个边界,能在合法范围内追讨。
边界一:“禁止‘骚扰无关人员’,限定沟通对象”。只能向债务人本人或其配偶(共同债务人)催收,不得骚扰父母、子女、同事等无关人员,每日沟通次数不超过 3 次,且需在 8:00-22:00 内沟通。某催收人员频繁拨打债务人父母电话,被警方警告,还导致债务人投诉至监管部门,影响后续追讨。
边界二:“不得‘虚构法律后果’,误导债务人”。不得伪造律师函、法院传票,不得谎称 “不还款会坐牢”“影响子女升学”。需如实告知债务人 “逾期会产生违约金、影响征信”,引导其主动还款。某平台因伪造法院传票催收,被监管部门罚款 50 万元,相关债务也因催收违规难以追回。
边界三:“上门催收需‘提前告知 + 文明沟通’”。上门前需提前 24 小时告知债务人时间、地点,不得强行闯入住宅,不得滞留超过 2 小时,不得损坏财物或威胁债务人。某催收团队上门时提前告知,文明协商后,债务人当场偿还 1.2 万元分期欠款。